2008年9月13日

在《甲骨文》看見《消失中的江城》

評論性的文章,一直都是我不太擅長撰寫的,再加上這兩本書都不算是全部的讀完它(仍舊在閱讀中),所以這篇文章,只能算是一種閱讀後的心得吧!只是想把腦中及心中的感動,盡快的把它寫下。

《消失中的江城River Town-Two Years on the Yangtze》是彼得‧海斯勒在一九九六年慘與美國的「和平工作團」第三團,於四川東部長江邊的山城培陵,一所三年制師範學校擔

任英文 老師所作的探索中國的紀錄。這個時間點是過去與未來交會,剛好是鄧小平當權時代改革開放的最末期,九七香港回歸中國的時刻,以及近十年中國迅速崛起的前夕。

培陵,是長江和烏江匯流處的山邊小城。它不像北京一樣是中國歷代的古都,更沒有像麗江古城鎮那樣的優閒景致,而比較像是一種處於過去和未來的交會的過程裡,被嚴重壓迫扭曲變形,新舊參半的雜亂小城。古代的木石古建築,正迅速的被拆除、崩解、消失,替代的是廉價灰色醜陋的水泥玻璃建築及頹敗的一般房屋。

若是一般人們的常見角度,一定會將這些愚蠢的、閉塞的思想及髒亂不堪的環境,全都歸咎於共產主義;可是作者卻跳脫了這個思維框架模式,他將自己以一種更貼近人性的視野觀點,來看待那兩年他所處的環境裡,所有經歷的人事物。

正因為如此,作者反而更能將自己用同理心的狀態將自己投入於那樣的環境心境,去接近,去了解,而非將它妖魔化。

作者從只認識四十幾個漢字,從聽不懂川東腔普通話的美國青年,深刻地融入當地的生活,他所動茶的問題也格外深邃,他看見了可能是你我都沒看見的問題,也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另一種思考方式,問題是尖銳的,甚至帶著挑釁;但作者對培陵人或中國人,是沒有敵意的。我們所看到的是因為了解,所表現出對於同是地球村一員,所給的關環、同情與忠告。

作者寫下了長江中下游居民的現況與掙扎,生動描述了大陸現在年輕人的想法,寫下他們為何會如此解答他們所面對的問題?他們對未來又有怎樣的自我期許?

看到培陵小城這些年紀與我相仿的年輕人,為自己所作的努力,我覺得汗顏,更是慚愧.


………………………………………分隔線………………………………………………

真正將《甲骨文-流離時空裡的新生中國Oracle Bones》拿出來閱讀,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始的前兩週。《Discovery》探險頻道及《Travel & Living》旅遊生活頻道於北京奧運前,做了一系列關於中國與北京的介紹,一連串的單元勾勒描繪出現今中國的未來藍圖骨架,不管是從建築、人文、藝術…甚至到政經發展現況。同時閱讀《甲骨文》,兩者更是相得益彰。

《甲骨文-流離時空裡的新生中國Oracle Bones》是美國年輕作家彼得‧海斯勒繼《消失中的江城River Town-Two Years on the Yangtze》一書後,第二本書寫中國的紀實。《甲骨文》榮獲許多獎項,例如2006年《時代雜誌》最佳亞洲圖書、《紐約時報》百大好書獎、2006年美國「國家圖書獎」非小最佳作品入圍…。

如果說《消失中的江城》是一個點,描繪的是中國當代社會的一個縮影—培陵,那《甲骨文》可以說是一個面、一張大型的網、一個長卷,從古代的時空中挖掘出中國現實的根源與內涵。兩本書都是讓國際社會更加了解中國的指標性作品。

《甲骨文》使用兩條平行線的書寫方式。一條古代,一條現代;一個地下,一個地上。如果用立體的角度看看這片風景,加上第三個空間:時間,你所看到的,將是一個三度空間的人類社會。「古文物」的短章節是為了呈現一種時間感,讓讀者能隨著歷史,進入中國的傳統內在。

《甲骨文》是作者十年的中國觀察紀錄,作者的行腳深入中國四方各地,包括了新疆、四川、北京、東北、深圳、南京。筆觸是平易近人的,而觀點是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的深入。真人真事的眾生圖像,穿插在巨大的生活變動脈絡中,捉住了蛻變中的中國樣貌。精確地掌握了中國改革開放所帶給常民內在與外在的衝突與矛盾的改變。

《甲骨文》最讓人動容,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那些許許多多常民的生活紀實縮影。一位在北京俄羅斯區,處黑白夾縫中討生活,操作黑市貨幣的維吾爾商人—波特拉;一個從偏遠鄉下培陵,離鄉背井到深圳謀生,尋找成功機會的艾蜜莉;一名死於文革的甲骨文研究者,詩人陳夢家的悲慘命運;那個為了保護前清祖先留下來的古老四合院而不斷奔走乎號的老人—趙老;法輪功、包二奶的台灣商人、台灣的政黨輪替與台海關係…。

這些時代變化中的個體,過去與現在在他們身上,交織出一幅幅充滿戲劇張力,真實動人,或悲或喜的浮世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